

全國統一咨詢熱線

2013年是能源和其他重要礦產資源形勢復雜多變及市場調整的重要年份。參會專家認為,2013年國際國內主要礦產市場具有三增三降的特點。其中,三增是指礦產品產量依然延續了增長態勢,原油、鐵礦石、10種有色金屬產量均有上升之勢;國內采礦業投資繼續保持增長之勢,1~10月全國采礦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累計11298億元,同比增長23.3%;銅、鐵、煤炭等大宗礦產品進口量繼續呈現增長之勢。三降是指基本金屬價格持續下跌,礦業股指普跌,國內外地質勘查投入出現下降。
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當前礦產市場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性回調具有其必然性,但在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的驅動下,礦業增長的總體態勢難以改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提升市場化程度、加快城鎮化建設進程等若干改革的決定,將有利于促進礦產資源市場朝著樂觀的方向發展。當然,在樂觀的前景中,基于歷史的問題,近期和未來幾年,礦業仍面臨去產能化、去庫存化和去金融化的壓力。另一方面,隨著人工工資、環境修復壓力、融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要素價格的上漲,礦業企業的營成本在不斷提高,導致礦業企業逐步進入高成本時代,并不斷擠壓礦山企業的利潤空間。其中,我國黑色金屬礦
采選業主營業務成本增幅最為明顯,2013年8月與2008年8月相比,成本增長了200%.當前,以社會責任和環保為主要內容的礦業可持續發展成為主流,生態文明建設也成為內在要求,資源勘查開發成本持續上漲具有必然性,曾經使得資本瘋狂的礦業高利潤時代逐步失去其魅力,今后礦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將越來越依靠管理創新和資本與技術裝備相融合的雙輪驅動。
上一篇:高鐵發展要求破碎機企業嚴格技術支持 下一篇:2014年破碎機行業的機遇分析

